东魏天平四年四面玉佛象诗为僧达受作

清代姚燮

帝身舍拂史所无,二法造孽安足辜?倘援太武作龟鉴,如何竟使台城芜?

靳家兄弟东魏产,太平丁巳始造躯。铭云七世保如意,下及存者祯祥俱。

高径周尺尺二寸,量三寸羡其侧隅。一十四象佛菩萨,光明古月澄眉须。

纠修于顶妙华髻,的皪在胸璎珞珠。牟尼多宝梵天相,端好不假银泥涂。

土花涩缩抹烟色,井泉碎剃苔痕枯。谁将鹦鹉画翎绿,赩赩渲上红粟肤。

新安城中五明寺,渐江遗墓梅花敷。西湖诗僧老行脚,来歇包担瞻浮屠。

铜龛香象秘尘滓,网纱四罥青蜘蛛。重为拂拭出晶采,若揭龙钵开明蝫。

昨还吴下持示我,六十三言文非诬。二千馀载几兵燹,此盟竟不金石渝。

永平以来溺西教,慈悲密咒颁鸿胪。太和建德迭惩禁,沙门馀党多伏诛。

李唐中叶复流布,咸通速祸真堪虞。其中造象万万亿,如风卷砾飘矣徂。

幸存顽质免澌灭,抚摩亦足资閒娱。谓宜皈戒勤供养,彼倖福者毋乃愚。

僧今自喜肖其肖,以印相印吾得吾。尘尘刹刹妙解脱,证逢于达真如如。

三乘无等等诸默,愿删偈辨防谲觚。幻相必挂大千睫,一弹指顷旸西晡。

楼台烟雨六朝寺,四百八十谁存乎?与僧往剥绿扇叶,腻堪饱腹名蹲鸱。

我还捕我水田蛤,僧如不信投尔锄。

姚燮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河间道中杂咏六首 其一 日华坊

清代弘历

请书献乐甚彬彬,华表千秋景行新。令史诸侯传曾读,最心许者是斯人。

八哀诗 其五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唐代杜甫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向来映当时,岂独劝后世。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

众归赒给美,摆落多藏秽。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

否臧太常议,面折二张势。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霁。

忠贞负冤恨,宫阙深旒缀。放逐早联翩,低垂困炎厉。

日斜鵩鸟入,魂断苍梧帝。荣枯走不暇,星驾无安税。

几分汉廷竹,夙拥文侯彗。终悲洛阳狱,事近小臣敝。

祸阶初负谤,易力何深哜。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论文到崔苏,指尽流水逝。

近伏盈川雄,未甘特进丽。是非张相国,相扼一危脆。

争名古岂然,键捷歘不闭。例及吾家诗,旷怀埽氛翳。

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遰。

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

郎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

秋杪喜大钵自沧州还

清代塞尔赫

独泛孤云向海边,客窗谁与听鸣蝉。沧浪一曲孤镫外,红叶千山瘦马前。

空馆荒凉犹有菊,诗囊羞涩已无钱。开帘应悔归来晚,先得秋风伴惠连。

夏至

清代郑孝胥

手书日记罢趋衙,便觉閒廊足岁华。十日雨晴喧曙雀,半庭绿暗长秋花。

故人频问诗情好,新局微闻国论哗。拂拭书窗入长夏,试评沉李与浮瓜。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花时伏枕殢归情,纸帐罗浮梦未成。不是宫霞分片色,空教笛里落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