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归洞下有龙母嶂
明代:祝允明
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
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送韦侍御先归京(得宽字)
唐代:岑参
舟次对月二首 其二
明代:顾璘
孤舟明月好,春思结川云。岸煖桃花近,洲香杜若芬。
良辰空作客,薄宦未离群。不分清辉隔,钩帘过夜分。
次杨澹成新春感怀韵
明代:邵宝
喜雪还愁雪,人将谓我何。不堪雷太蚤,况复雨兼多。
黄鸟声全涩,红梅色半酡。凭谁吹古律,一笑转阳和。
梅月为给事中谢庄题
明代:杨荣
一枝罗浮玉,芳姿澹轻盈。明月何皎皎,照此冰骨清。
遥疑暗香度,近觉疏影横。怀哉君子操,洁白可同情。
送吴克之还歙因游浙中
明代:欧大任
新安百里水,直下浙江流。故人从此去,相送淮南秋。
杨柳落已尽,蟪蛄鸣更愁。何时一书札,西寄广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