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猜您喜欢
惊飙吹浮云,回薄西南天。鸿鹄奋高举,翱翔何翩翩。
眷彼志士心,日月同皎然。排难为时出,安能守一廛。
千金不足顾,岂愧鲁仲连。明公素延览,知己谁能贤。
得君若敌国,器重犹瑚琏。良筹无遗策,慷慨谊弥宣。
去乡逾十载,兄弟会有缘。怡怡问亲寿,以享黄发年。
宠禄自上锡,秣马今当旋。初阳丽遥甸,被服华且鲜。
往哉树令德,保此忠孝全。
临川遇邹君,示我铜陵辨。
相邀游其间,百闻须一践。
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
武夷乃招隐,仙都辄策蹇。
遥睇麻源村,梦思劳辗转。
今披碧涧记,华罔订讹舛。
疑雠吁莫论,是非争之褊。
但欣泉石奇,堂成书可辇。
晁侯云梦胸,妙处参坟典。
家有万竹坡,琳琅閟营翦。
徘徊康乐旧,此偿尤不浅。
人生贵自得,假物非至善。
山川侈遭逢,所托各偕显。
严光钓越滩,叔子登楚岘。
气象不低摧,吾从志当勉。
相思邀示到,烟霞自舒卷。
唯应原上月,共照人孤狷。
相邀游其间,百闻须一践。
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
武夷乃招隐,仙都辄策蹇。
遥睇麻源村,梦思劳辗转。
今披碧涧记,华罔订讹舛。
疑雠吁莫论,是非争之褊。
但欣泉石奇,堂成书可辇。
晁侯云梦胸,妙处参坟典。
家有万竹坡,琳琅閟营翦。
徘徊康乐旧,此偿尤不浅。
人生贵自得,假物非至善。
山川侈遭逢,所托各偕显。
严光钓越滩,叔子登楚岘。
气象不低摧,吾从志当勉。
相思邀示到,烟霞自舒卷。
唯应原上月,共照人孤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