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坐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见杨诚斋
宋代:徐玑
临川
宋代:许月卿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其一
宋代:赵蕃
汎汎严陵艇子,萧萧衡岳篮舆。绝叹长年作客,重逢此岁将除。
乌夜啼(五首)
明代:蒋山卿
思补堂为毕知县赋
明代:程敏政
淮树何苍苍,淮流下汤汤。水木相荏苒,中有君子堂。
眷彼堂中人,意气如圭璋。金榜昔高捷,花县方回翔。
不愿縻好爵,幡然归故乡。閒居二十载,鬓发惊沧浪。
平生君父心,一饭宁敢忘。清梦绕庭阙,遐思在羹墙。
孤云起复止,春草萋以长。令德幸加勉,桑梓流其芳。
城东节孝心,郁郁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