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源所居后岭前壑古木清沼凝阴返映念居此三载行将舍去因赋一诗

明代王夫之

物遇日屡迁,流止暂不遗。浮云出丹巘,游鯈遵绿漪。

心知既无滞,躯质匪有期。俯仰同久乍,令我奄宅兹。

修竹丛尚稚,冈桐荫每移。云岫半明灭,霞嶂时参差。

坐闻春鸟鸣,亦睹秋叶离。凌景延圆晖,迎寒却凉飔。

回首舜帝峰,濯足舂水湄。芳草良未歇,佳期行可规。

行道昔已靡,槁木今何居。俄顷已藉用,乘乘将焉之。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清明萧寺展令容榇

清代王易

清露湿林原,早市集鱼米。江南候未齐,三月冷犹尔。

小篮携酒浆,城南步荒畤。寸心自怦怦,节物逐生死。

野塘鹜作沤,生意盎泓水。胡人乃弗如,患苦铄心体。

沉冥二百日,茹痛过然指。逝者声已吞,存者息徒视。

从知大痈中,微命仅蝼蚁。行行出郭门,凉凉古招提。

蜂房户牗开,赫然君在斯。骨肉竟何状,闭目不敢思。

当年好眉鬓,笼袖花四围。低颜向前和,腐心念长离。

入户意不伸,谁与问来兹。恨穷遽无言,积泪一把挥。

挥泪尚何为,所冀君或知。蓬头见二三,唤我日八九。

君去似相忘,吾母劳已久。雏婴生七月,肥白赤双藕。

悬知及长成,虽母不知有。二儿君所爱,学语甫上口。

但囿携抱亲,指妪谓为母。小怒与娇啼,赴愬竟忘丑。

大儿挟书归,敬长礼知守。有时履脱綦,或乃襟出肘。

引我双眼芒,有泪湿其手。儿女身外物,相逢已云偶。

徒苦复何酬,同君异先后。昔日愿生死,谁知死亦难。

万钧著两肩,不死故非悭。明知七尺身,许人岂宜然。

盐车久在涂,天使不得閒。玄黄此何时。托命虫沙间。

凋残自骨肉,积疢已十年。而今复构兹,童稚却成班。

遂悟造物勤,更迭不畏烦。黾勉顺吾生,乘化良所安。

又送石舍人

宋代苏颂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

柴门晚步

宋代张嵲

柴门一延伫,暮色集四山。雨歇林蔼变,岁阴岚气寒。

峰高看月上,巢昏迟鸟还。游眺暂自适,裴回反长叹。

幽思招隐作,怆恨南涧篇。羁怀定谁识,凄然独掩关。

夜行

清代常纪

扁舟一叶御微风,星影摇光碧浪空。暮霭沈沈迷远岸,橹声咿哑月明中。

白鹭洲

元代周巽

吉士长怀古,来游白鹭洲。波分孤屿出,沙带一江流。

渔火枫桥夜,书声竹院秋。矶头明月上,吟望意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