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石门闻秋风
明代:王恭
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孤灯残月下,千嶂断猿鸣。
飒沓惊禅定,萧条动客情。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题壁 其一
清代:周馨桂
乌有先生室,只留四壁看。况今逢盗贼,无复见衣冠。
腹有群书晒,颜馀古道欢。柴门数十步,抵得百城宽。
离蔡州
宋代:郑獬
李白图
明代:唐寅
玉山草堂以冰衡玉壶悬清秋分韵得悬字
元代:于立
芝草琅玕遍石田,采英撷秀入芳筵。白鱼作鲙明于雪,绿蚁倾樽吸似川。
潭底行云秋共迥,檐间高树月初悬。山僧醉说无生法,金粟天花落满前。
泛舟次人韵
元代:曹伯启
明月清风入素秋,摇摇官舫溯溪流。时违未要弹冯铗,兴浅还思上庾楼。
匹马东来成底事,孤云西望不胜愁。沙鸥不解人间事,飞去飞来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