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怀古

明代王恭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杂诗

宋代唐庚

屏迹舍人巷,灌园居士桥。花开不旋踵,草薙复齐腰。

蛤哭明朝雨,鸡鸣闇夜朝。未能全独乐,邻里去招邀。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清代牛焘

宣城五字古今雄,倚马千言藻绘工。文字从来能贾祸,双流鼓浪一江风。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一

明代陈琏

圣皇绍丕基,抚运膺天眷。日月垂光华,河山悉安奠。

玉帛来万方,衣冠萃群彦。同风旷千古,六合今畿县。

青山茅屋

明代张天赋

浩荡乾坤白昼閒,数椽茅屋傍青山。无忧仙子知何处,王母瑶池宴未还。

次韵沈廷美尚宝考绩还南京 其二

明代程敏政

客邸相逢语未穷,分携俄复笑萍蓬。肯因官况侵头白,且遣离觞拂面红。

古寺藤阴堪系马,水村芦叶待归鸿。两京不远那伤别,几日钟山入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