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 其六 晨征听晓鸿

南北朝沈约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云半。出海涨之苍茫。入云途之瀰漫。

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汉。

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

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

吴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

翼伊余马之屡怀。知吾行之未极。夜绵绵而难晓。愁参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无似。惟星河犹可识。孤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春鸿旦暮返。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衰。

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青緺虽长复易解。白云诚远讵难依。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相和歌辞。从军行

唐代张祜

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一卷旌收千骑虏,
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登西山

明代王世贞

乱削芙蓉碧霭攒,千盘转尽自成寒。清秋殿阁空中见,落日旌旗树杪看。

北眺浮云生大卤,东回紫气抱长安。向来弓剑曾游地,万壑松风度急湍。

王江华信至寄此约元旦会

当代卢青山

故人信挟霜威来,深怀浅语刺骨入。萧疏数行不盈笺,一目可尽读一日。

冬寒凛凛如兵操,枯条不蕾焦残蒿。子胡作此衰飒语,使我弥觉春风遥?

年时相别恍如昨,有诗在心舌难托。三百六日如闪电,金蛇逝空不可捉。

更何功业自慰安,亦有一事长髭髯;我遂如此子如何,“渐近暮色”信所传。

怅惘岂唯我与子,肖生眼角鱼尾字;唯薛无音岂敢问,或恐双鬓秋茅死。

毋为俗论讥蓬莱,秦皇汉武最堪哀。长生自古人类梦,谁忍活血变枯荄。

不老之方苟可访,昆仑之远敢辞往;弱水盈盈在望间,珠树视肉渺可想。

自笑蚁国梦荒唐,依旧一躯日衰亡;此时未灭遂可幸,竟强天限何昌狂。

求生不遂求功德,庶名尚在当不朽;人亦有此我渐嗤,真能寄怀或在酒。

去年相约已可憎,西湖处士驾难征;吾子袖椎绑而至,为吾快罚三千樽。

过桃花岭至玉泉寺

清代玄烨

度岭穿云路始平,停镳聊憩小池清。游鱼自有悠然意,岂识乾坤造物宏。

继闻改郡重作 其四

明代周瑛

人生天地间,俯仰无百年。天风吹游丝,随处成挂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