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阳怀孟浩然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 蒲团
宋代:胡寅
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四时子夜歌 其六
明代:李攀龙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出寂照行至书馆
宋代:张镃
青杏儿 寒夜斋居
明代:陆深
炉烬更拈香。小窗里、百结柔肠。天涯踏遍尘千里,仲宣楼远,正平刺没,薄行襄王。
默默护新妆。堪怜处、花老酿蜂忙。万事转头供一笑,萧萧纸帐,圆圆灯晕,短短藤床。
禹庙
宋代:刘学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