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咏 其十 失题

明代王渐逵

上竺曾闻古刹名,万峰丛处隐林扃。白云惯识衣冠面,长傍阶前故不惊。

猜您喜欢

春日王氏庄

明代韩上桂

水石会幽趣,云林淡息机。雏莺涩不啭,乳燕学翻飞。

送襄阳僧纲

明代王绅

丛林驰誉久,未许即幽栖。禅学虽心解,僧纲要力提。

承恩魏阙北,归路鹿门西。去去襄阳道,云山望欲迷。

吴学师为白贲将军索赋敕书楼

明代徐渭

高楼内苑隔尘凡,细雨斜通南浦帆。秪为承恩自霄汉,不关招隐向丛岩。

瑞云偏捧啼乌树,绣拱端居赐玺函。圣孝由来感麟趾,风人因得撰周南。

书示张生端甫

清代梅曾亮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

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

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

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

题戴文进湘江雨意卷 其一

明代杨士奇

十年放浪湘江客,题遍江头绿玉枝。今日披图看烟雨,秋风霜鬓已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