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二首 其二
元代:刘鹗
凌波仙子太轻盈,钟得扶舆气质清。太史谬称矾是弟,花神应许我为兄。
翠葩不逐春风转,玉骨惟随夜月明。置向席间看不厌,哦诗同订岁寒盟。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十九日梦
明代:罗伦
秋风为谁急,秋草为谁深。吾道通天地,人心自古今。
误疑梅是雪,不道菊成金。昨日东篱下,山樽满满斟。
与馀杭希文资政经时两绝音问忽得讯正与近致书同日因以诗寄
宋代:韩琦
闰首邮音得到无,使来还喜发双鱼。却思塞上经时问,恰是吴中当日书。
人邈江山神自照,道存忠义信从疏。昔年元白慈恩事,诗意虽同志未如。
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
清代:常纪
幽兰生涧底,靡靡如众草。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
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不见古国士,几辈窗间老。
时哉不可失,努力须及早。
姚凤麓自汉嘉见贻诸刻怀寄赋此
明代:游朴
秣陵词客且嘉州,天遣凌云日载游。思逐春云峨顶合,吟成秋水大江流。
岑生欲割区中系,郭氏还登尔雅丘。数袭霞笺飞锦水,芙蓉城阙迥生愁。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其四
明代:湛若水
一笑人间已了缘,白头随处曲肱眠。道流火候无消息,忘助閒时不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