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苏渡,南望诸山怪状,谩成

元代刘鹗

群山多不毛,怪石忽涌出。土壤剥落尽,恍惚见山骨。

端方俄如屏,秀耸忽如笏。或员如覆釜,或锐如顿笔。

千奇与万怪,欲写难备述。谁意寂寥中,惊见此突兀?

双阙高倚云,令人恣超忽。

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题丹阳陶司马厅壁

唐代薛据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送唐处敬赴嘉兴

明代徐贲

莫谩唱《阳关》,愁多湖上山。
春风催去艇,酒色解离颜。
路出三江外,程淹一日间。
官亭车马散,俱是送君还。

八音诗

元代林清

金紫何曾一挂怀,石田茅屋自天开。丝竿钓月江头住,竹杖挑云岭上来。

匏实晓收栽药圃,土花春长读书台。革除一点浮云虑,木笔题诗酒数杯。

望海楼二首 其一

清代胤禛

凌霄雄杰耸层楼,碧海苍茫远望收。混一乾坤云水阔,濯磨日月浪花浮。

百川输委盈襟带,万类涵濡任泳游。闻道此中覃帝泽,几曾汪秽有停流。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一

明代黄廷用

黄云风捲河水合,白草寒凝朔雪深。但使元戎能爱士,谁无猎骑破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