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铜泽王归城
唐代: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祢正平鼓
近代:周凤翔
赤体三挝渔阳曲,满殿宾僚看不足。一腔怨气向谁鸣,昂头欲作山锋触。
至今閒步邺城隈,伐鼓犹同金石哀。山膏善骂何多事,到底斯人是杀才。
立秋先一日同韩寅仲苏汝载罗敦翰集樊孟泰署分赋
明代:李孙宸
留滞京华久,惊心一叶风。莼鲈乡思远,尊酒故人同。
习懒时名减,谈高夜色空。惟应同调者,杯底日过从。
一半儿
元代:查德卿
春日言怀
宋代:朱熹
春至草木变,郊园犹掩扉。兹晨与心会,览物遍芳菲。
桃萼破浅红,时禽悦朝晖。泉谷暖方融,原田水初肥。
东作兴庶氓,岁功始在兹。端居适自慰,世事复有期。
终然心所向,农亩当还归。
丹徒寓楼上作
近代:王再咸
郁郁春情独倚楼,侧身江左望徐州。寒潮不隔中原路,白日遥悬大海流。
北府千年京口镇,西风一夜秣陵舟。连天不尽苍波色,烟雾何时笑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