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 寄远

金朝李俊民

桃李年年上国新,单于鼓角隔山闻。一行书信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念子相按部时日令子与折腰也亦愉快哉因赋此为子与解嘲并遗子相两面孔相向时将无一失笑也

明代王世贞

传闻太守趋庭日,握手青山思不禁。海阔群珠扶月上,天回双剑借龙吟。

诗篇且斗新秋色,手板宁输异代心。一自蓟门风雨后,岁星何处不浮沈。

江苏巡抚庄有恭奏报麦收聊用志慰

清代弘历

江国重稻粳,麰麦本馀事。然足接青黄,迩来颇勤蓺。

洚水实警予,灾沴重去岁。蠲赈不遗馀,米豆仍免税。

补救乃百一,岂若康年赐。南北节候殊,麦收先夏至。

大吏报佳音,云得九分逮。市米因减价,吾民赖稍济。

禁曲令再申,毋使耗天惠。囤积亦并防,毋徒利三倍。

撙节待秋收,庶得复元气。曰予有后命,遏籴古所忌。

两浙近接壤,蚕麦歉此际。流通贵得宜,毋分彼此地。

遥遥望南邦,庆慰以为愧。

偈 其七

宋代释善果

数日霶沱大雨,元来不落别处。滴穿释迦鼻孔,浸烂弥勒眼睛。

溪涧岂能鱼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谒九峰书院

明代陈圭

一曲溪头上小航,九峰祠下仰清光。典谟训诰一家传,礼乐文章四叶芳。

吾道渊源从此溯,圣门正脉属谁当。瓣香端拜抠衣去,又向前川谒紫阳。

题子昂折枝竹

元代陈高

帝子啼痕湿,湘江暮雨寒。绝怜樵采后,留得一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