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刺史二首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瑞鹧鸪
宋代:佚名
菩萨蛮 山居遣兴
元代:刘敏中
悼农
明代:胡居仁
四民共处九围间,农父何曾一日閒。想彼锦衣并玉食,岂知稼穑甚艰难。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宋代:释德洪
蛮奴鹤立,盆花置前。倚杖屈足,颔髭虬然。了世间空,独游理窟。
石上军持,是吾长物。
金鸡岭
明代:梁绍裘
丹梯万仞紫云横,峰号金鸡玉削成。似报阳乌升海岳,已知春色满蓬瀛。
恰随威凤仪虞世,不数灵祠祀汉京。太史只今调玉烛,山椒还见泰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