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柴侍御

唐代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赏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宝林褧师八十

明代沈周

定里何曾记岁华,万缘空是寿生涯。千峰健步无筇竹,一钵加餐有饭麻。

心似青莲藏般若,眼将秋月照楞伽。问师历腊今多少,不欲通人道吃茶。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宋代朱槔

山雨疏疏心又惊,起瞻天色斗微明。
他年一枕江关梦,知忆蓬窗此夜声。

三香图为邓师德作

明代徐庸

吴天簌簌严霜飞,朔风捲林林叶稀。江郊岁晚断行客,茅屋处处扃柴扉。

乾坤造化出太极,生物有意随春辉。罗浮美人玉为骨,洛浦仙子云作衣。

樊姬亦是楚宫女,风度脉脉情依依。月明解后喜相遇,佩带绾结垂珠玑。

娉婷谁兄复谁弟,涪翁诗句誇精微。东方欲白大星没,相与一笑浑忘归。

为鄂省检校陈用方题顾定之墨竹

元代李士瞻

凤凰枝上舞????,恍似湘南与渭南。紫箨穿林龙乍跃,琅玕着雨翠如酣。

风前递影频摇万,月下开樽偶共三。最忆汉滨千亩地,碧波江涨水挼蓝。

六安阻雨寄高蔓华如姊

清代曾懿

敲篷一夜雨,衾薄晓寒添。千里舟车苦,经旬愁病兼。

风涛惊断雁,雾气隐凉蟾。秋水人何处,离怀满绿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