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唐代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孤独 怀念 友人
赏析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赵嘏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夜坐放歌书兴

宋代张镃

列星光芒远近同,天河横来压孤篷。溪容一碧看未尽,转入客子诗筒中。

筒中满贮千张纸,一路山川供役使。古来霅水足高人,吾宗首说元真子。

都缘抱负经济才,有口挂壁常懒开。樵青渔童与共载,大胜俗侣成群来。

可怜当时只名重,野鹤乘轩失威凤。虽闻肖像登九重,收奖空言亦何用。

过五百年孙更痴,布裘棕屩骨格宜。特来乃祖旧游处,三叫庶几亲见之。

见之不见俱莫问,人生只合将閒论。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

拍舷还望星与河,此身或是张志和。一杯更醉投床睡,明日歌声犹震地。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三

明代李之世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偶感

宋代韩淲

用物多则强,境熟气易定。壮胆骋寡见,迷情忽群听。

茫茫可与否,沓沓贤且佞。名利缠古今,孰不堕此径。

驱驰每冲晓,展转直至暝。固肥尔室家,端系我朝廷。

身无百岁长,事有一日罄。留侯李邺侯,大似醉者醒。

历久只两人,吾常喜深订。

秋感

清代罗志让

秣陵今已撤重围,帐下偏裨著锦衣。鸿雁远传霜信至,鹭鸶低傍水田飞。

渐看废垒生秋草,何处寒砧捣夕晖。多少故人明月夜,相思相望未言归。

哭囊山觉初长老

宋代刘克庄

岂谓茶毗速,龛前一怆情。
空留尊宿貌,难问小师名。
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
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