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颂·桓

先秦佚名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猜您喜欢

所思(一作西上)

唐代罗隐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酒阑梦觉不称意,
花落月明空所思。长恐病侵多事日,可堪贫过少年时。
斗鸡走狗五陵道,惆怅输他轻薄儿。

谢章令率同官载酒

宋代韩淲

宿麦雨可种,野梅冻欲坼。令君领宾从,假日访幽僻。

阳升正初辰,道泰知有日。觞行既频屡,谈至或愤激。

眷言数君才,何乃辱此邑。大夫如豫章,建厦固所急。

簿公名家驹,荐士宜首及。尉曹学省彦,求盗岂其职。

征官伟丈夫,名宦终见迫。顾我独亡赖,甘作山林役。

定迁且半载,未有如□□。溪山为欣豫,闾里争诵说。

意同邀陶潜,事异过执戟。人事果好乖,推迁已畴昔。

思旧诗 其二

明代陈子升

挟策贵能共,诵读相与研。崇情排末流,蕴志慕古先。

揣摩慎双爵,亦已绝韦编。赋心合綦组,丽则俦扬班。

气越千亩根,思漂百丈泉。

寄兄弟

唐代杜牧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醉别王侍郎歌

明代康海

春阳迟迟仓庚鸣,我公东归旌旆扬。蒸黎连络啼路傍,慈母欲去安所望。

搴帷扳驾心皇皇,行道之人咸感伤。繄自我公来抚堂,吏就典列民用襄。

剂量绅缩心百方,拯救提挈如被戗。使者冠盖徒相仍,固闭不得为民殃。

文移反覆千万箱,借措却恼司空郎。公身虽去德在民,公德在民民忍忘。

掇拾民意述此章,惟公保爱履嘉祥。华山高高摩穹苍,大河逶迤接扶桑。

西土令闻同穹长,秦民世世赖休光。天子仁圣思股肱,公当不久还岩廊。

公德旁布四海康,千秋万岁永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