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声诗 其二 杖声
明代:成鹫
隔溪微送响,一一入徘徊。声向静中得,客从何处来。
谷兼山屐应,路带楚吟回。渐觉过桥疾,多应落日催。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所有诗文
山行书所见有感
清代:孙元衡
白海照层峰,舒光二千里;蜃气化秋云,青霄澹如绮。
道逢裸体人,惟识穷桑氏;穴山安尔宫,弋肉哺其子。
圣人窜南乡,代有章句士。巨壑族龟龙,崇冈寿桐梓。
均之造物心,讵曰难为理。
韵珊有幽忧之疾不能治也作此解之
清代:支清彦
暝色赴柴门,斜阳急归鸟。残蓂傍户移,孤树笼烟倒。
念我同心人,苦为愁怀搅。贫贱褫意气,哀乐杂怀抱。
人生非枌榆,焉能百年保。努力事无图,荣名以为宝。
对棋
唐代:李洞
归途感河南父老语
宋代:许及之
河南民力已无堪,泣诉王人语再三。勤苦遗黎姑少忍,北人何止弃河南。
自涟漪寄薛绍彭
宋代:米芾
老来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天下有识推鉴定,龙宫无术疗膏肓。
淮风吹戟稀讼牒,典客闭阁闲壶浆。吟树对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龟鱼藏。
珠台宝气每贯日,月观桂实时飘香。银淮烛天限织女,烟海括地生灵光。
俊儿乃是翰墨侣,侠竹不使舆卫将。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鳞棐几铺云肪。
依依烟华动勃郁,矫矫龙蛇起混茫。持此以为风月伴,四时之乐乐未央。
部刺不纠翰墨病,圣恩养在林泉乡。风沙涨天乌帽客,胡不东来从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