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后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寄屠长卿 其一
明代:王世贞
神虎门头一挂冠,镜湖东去海天宽。人间有客都无耳,自是相如胜井丹。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五 橘乐山
明代:王渐逵
绰约敝姑射,倏忽归鸿濛。谁云橘中乐,不减商山翁。
入西樵
明代:庞嵩
碧空流火已沉西,西入樵山秋草萋。路转翳门琐烟洞,境开云谷有天梯。
千寻尚忆来仪凤,五夜谁醒梦觉鸡。木石旧邻盟约在,况逢冠履日招携。
桃源忆故人(和翁士秀)
宋代:曾协
潘子朋佘季美雨夜见过时华父还洲上
明代:欧大任
江雨篱门暗,扁舟二妙过。通家堪孔李,和者到羊何。
茅屋秋声早,松醪夜语多。客居同甫里,犹得慰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