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

清代毛奇龄

成连入海不复返,人间尚有雍门周。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

萧郎左卫本戎伍,能定明堂五行舞。谁怜故器抱殷遗,遽使新声写淇浦。

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沈吟。

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鼎湖龙去竟不还,自抱乌号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欲遗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少司徒郑公进尚书致仕还闽分韵得水字

明代罗钦顺

早年献策明天子,笔底珠玑烂盈纸。便随群彦集瀛洲,还以三长参国史。

綵凤聊依垣竹鸣,白驹不为场苗止。坐惭薄技奉周旋,归把遗经究终始。

瓮牖前头翠色多,棹歌声外清流驶。李渤方怀少室居,谢安又向东山起。

三秋宪节凛冰霜,六馆春风散桃李。已觉忧勤发渐疏,未论冷热官频徙。

分务功高计省堂,赐归恩重尚书履。出处孤踪自不群,卷舒妙道谁能揆。

巢父真成一段奇,仲翁宁擅西都美。请看龙江出祖时,送行车马如流水。

寄寿春沂和尚

宋代释怀深

闻把东禅木杓柄,放开布袋好流传。后人薄己符言行,壁立家风要斩然。

再叠二首 其一

明代孙承恩

来玉亭边冠盖集,五云深处御筵开。式从星履陪高会,快睹奎光烛上台。

凤敕重宣颁异数,麟袍新赐称春裁。试披简册论遭际,再咏明良仰盛哉。

小梅花

清代奭良

心无住。何泉布。鲰生力弱羞停步。诗采薇。碑色丝。

刻画盐嫫,转愁人不知。叶公好客吾知己。洛阳吴公怜才子。

袖中书。各熊鱼。克致瓯窭,盂酒谢淳于。如皋下。同人话。

代有奇人也。将召平。入青门。可企识胜始为文。雪堂义尊累若若。

镂金斲木相参错。鼓乐陈。客何云。行见全牛,为子一伸颦。

感赋七首 其七

明代刘崧

飞檄时时急,防边事事虞。度关频阅验,鸣柝递传呼。

干羽终来格,豺狼得尽诛。皇恩自远溢,何以慰民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