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观物杂咏 其一

清代易顺鼎

细草昨争碧,疏荷今弄青。微波想鸥鹭,永夜乱蛙萤。

明岁花应放,何时叶可听。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十一月十四夜

当代卢青山

东流驱远水,竞去无尽时。西景迫崦嵫,明日复循持。

吾生必有限,劳悴徒孜孜。昼夜匡独坐,所逞在幽思。

辄听风噪叶,时悲月堕池。欲出掬月入,月高不可移。

还复为叹息,叹息倩谁知。岑顶居离苗,没涧松无词。

桃李若非炫,下迹讵成蹊。菟丝附巨木,安得胜高枝;

菟丝若不附,沉潦在块泥。念之伤我怀,对壁抚青丝;

青丝竟不久,龟蛇各妄奇。一朝白如雪,抔土掩僵尸。

蝇利与狗名,汲汲岂必私。吾知陶元亮,于此谢衔卮。

遗踪渺仍在,千载当追随。

和子瞻西太一宫祠二首

宋代张耒

太一祥储世世,祠宫岁事年年。
绛节霓旌何处,松庭玉座萧然。

乐隐为尹克俊赋

明代萧鎡

行爱溪中水,坐爱溪上山。
富贵非所愿,悠然心自闲。
地偏轮鞅稀,蓬门昼常关。
清风天外来,入我窗牖间。
岂无一尊酒,可以销忧颜。
叶落惊秋徂,鸟啼知春还。
既忘是与非,宁复虞险艰。
雅志固如此,高踪可安攀。

冬至野步寒梅独放 其一

明代张穆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王大伾草堂五首 其五

明代卢楠

嘉树清且圆,荫彼城南田。层枝栖孤凤,奕叶鸣寒蝉。

幽人怀澹泊,日夕独磐桓。桃李虽容艳,早落春风前。

何如主人树,茂育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