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燕别
明代:王恭
小堂红烛吐烟清,钟漏微微出县城。赏地不堪人又别,离筵莫厌酒频倾。
星河卷慢浮霜影,砧杵谁家起夜声。明发空江分手去,片帆天外挂离情。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腊月六日视墓地归作
明代:顾清
百岁生涯一颗逢,芒鞋踏遍五湖东。岂知海鹤冲霄地,只在家山举目中。
旧识野人谣谶熟,无心蓍策繇言同。馀龄此外嗟何事,俛首临深履薄翁。
忆西湖
宋代:释行海
晚发
宋代:宋祁
早梅
元代:周巽
孟冬天地闭,萼绿数花开。步绕溪上见,香从谷中来。
冉冉年将尽,匆匆春又回。征鸿避霜雪,行子隔风埃。
归来履芳躅,慰我平生怀。
元日
明代:黄佐
四载逢元日,悠悠燕冀间。河山双鬓短,风雨一灯闲。
凤沼随恩泽,龙墀整佩环。辞家长素食,真愧紫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