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逢故人坟

明代王恭

系马荒林下,萧条对古坟。伤心逢断碣,挥泪读遗文。

宿草今谁泣,清??不可闻。空馀三尺剑,落日挂楸枌。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十月三十暮归临湘,车阻路口,倚窗记所见

当代卢青山

秋暮澄夕照,澹澹山衣雾。人家居隐约,层层隔深树。

我倚车牖望,爰觉微怊怅。傍窗发野菊,芜丛撑金掌。

匪不有所思,对人难言亮。一洼浮数纸,三鸡自啄啄。

时低翘其尾,振冠颈一作。鸡夫志所安,嗉满意已乐。

用以规人意,若杞自忧错。复瞻彼远山,依旧遮重幕。

念应有一屋,傢具初陈朴。一桌且一床,一灶一碗足。

略能兼衣食,漉漉佳酿熟。日出开柴扉,日入燃尘烛。

偶调埘上鸡,时卧篱边菊。乘兴或独出,淡然立溪谷。

无为在尘嚣,落落为枯木。

对酒歌 其一

明代王廷陈

人性禀静躁,物则准方圆。锥刀各有能,情好各有妍。

阴霁难并祈,恩怨岂两全。于此虽不容,于彼获所安。

人无亿万身,何能遍周旋。兼济圣不赡,荣枯有自然。

富而如可求,尼父愿执鞭。

风雩台

明代邵宝

危厓接云雨,不雩自成坛。偶从沂上游,振衣复弹冠。

晚风西南来,五老生高寒。吾襟对阳春,浩然天宇宽。

八声甘州 仆与汤师言、金桂轩、张叔夏、唐

元代袁易

里之外,仆又驱驰南北。九月望后,夜泊吴江长桥,有怀诸友,在吴下时,得相周旋,今各一方,意绪恻怆,为赋八声甘州一阕,以写倦倦之意。叔夏高分辨酒边喜歌自制乐府,故未章及之,以资他日一笑云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

大科峰登高诗

明代湛若水

九日携壶上大科,天歌一曲宣天和。浴沂六七惟童冠,孰与诸贤父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