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蜀 其二
明代:王恭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感寓 其五十九
明代:朱诚泳
我尝穷古书,窃闻谦受益。如何夸毗子,洋洋多德色。
有位莫骄人,骄人位斯踣。有国莫骄人,骄人士斯匿。
如有周公才,吝骄矜富殖。虽云大圣人,斯亦无足式。
贤哉谢夫子,程门能自克。三年去一矜,群儒推令德。
南柯子(春景)
宋代:田为
赠别徐子卿 其一
明代:屈大均
君亦襄阳隐,山民是小庞。田园无素业,烟水是炎邦。
汉月悬铜柱,蛮花扑玉缸。荔枝归献好,贤父望三泷。
渔家傲 和子文韵
金朝:蔡松年
题谢颂臣师生圹 其二
清代:傅锡祺
游山有癖惯驱车,风水休言习未除。赢得少君他日便,无须卜地到堪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