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一

元代刘鹗

虚名不直死,何事苦纷纷。旷野惟空垒,长途只断云。

日斜心更恐,风急耳多闻。未用轻衰飒,狂歌一张军。

刘鹗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明仁殿进讲五首 其三

元代贡师泰

殿前冠佩俨成行,玉椀金瓶进早汤。自愧平生饭藜藿,朝来得食太官羊。

题灵鹫四首 其四

宋代汤汉

问禅去灵隐,听讲去天竺。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

杂感 其三

清代陈肇兴

战斗何时已,溪边骨似麻。裹尸无马革,啄肉有乌鸦。

鬼泣沙中火,人归梦里家。古来志沟壑,死国是荣华。

怀昔吟八首 其六 刘思庸先生

明代曹于汴

言念思庸翁,未老遽焉之。执谦鲁恭士,邃语匡衡诗。

当年聆一二,服膺犹在兹。懊予匪善问,未穷珠薮奇。

颇解理痿木,墓杨空潇澌。悽切向谁语,残灯照泪垂。

辛酉二月二十日晨起访云峰即事

明代黄仲昭

晓访云峰认旧蹊,种松拟筑茧窝栖。溪云荡漾浮山足,石径崚嶒怯马蹄。

绅笏久羁真自误,林泉勇退未终迷。年来颇得蒙庄趣,天地蜉蝣一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