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隋宫燕

唐代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赏析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这些都是“实”。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这些都是“真”。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贺新郎(游西湖)

宋代刘过

睡觉莺啼晓。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任拍手、儿童争笑。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歌韵歇,唤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付乐事、与他年少。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沈香亭北何时召。心未惬,鬓先老。

送僧归昆山

明代姚绶

乞食遍京畿,春江一棹归。只留吟后槁,不受施来衣。

物外机应息,尘中迹渐稀。玉峰知到日,花雨积岩扉。

吴江三忠祠 其一

明代唐顺之

庙枕洞庭波,招魂荐楚歌。灵风鼠雀避,落日鹿麋过。

东国终为沼,南兵不渡河。江淮形胜地,保障近如何。

越山

宋代柴望

吴越山分两岸青,遥遥帆影是西兴。
江花历乱如红雨,云树高低似画屏。
钱氏古乡迷鸟道,越王芳草上诸陵。
已知太乙临吴分,晓看祥乌夜看星。

开州卜居

元代郭昂

旋买耕牛卖宝刀,草庐新结近东皋。贫无官府心常乐,閒为交亲菜自薅。

卧虎城危斜日映,洪洋山浅白云高。蹇驴不怕傍人笑,时趁黄鸡醉浊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