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九日访白塔院僧承庵
明代:左国玑
严霜日午气不暖,客到竹扉僧自开。已见高梧下黄叶,更怜黄菊委青苔。
瓯将野笋供茶入,盘出山蔬送酒来。郭外相逢惟老衲,剧谈常是月中回。
即席赋
明代:陈献章
夕风生微凉,池塘散月光。呼儿看酒具,待客饮江乡。
月对歌筵徙,风拖舞袖长。人生行乐耳,归棹夜相将。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 其十二 十二月
元代:吴景奎
琼芳销歇年华改,青鸟无音隔瑶海。绿绡窗户弄晴曦,柳条迎腊含烟彩。
上苑花须连夜开,枝头休剪杨家綵。
宿松风阁同钱章靖潘继芳限韵
明代:盛颙
涉迹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龙潜。泉声带雨还归壑,山色和云漫入帘。
一窍有天通万象,六尘无地着毫纤。此游不减香山乐,赓倡争夸格律严。
小至雪次韵 其二
明代:黄廷用
拥书公暇独徘徊,连日江云黯不开。倏尔寒山铺玉树,无端平地起瑶台。
奇当错落全成胜,巧至乘危半忽摧。安得负薪岩薮者,频闻黄竹自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