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七
唐代:杜甫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所有诗文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九
明代:文徵明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宴曾氏园亭即事遂成艳曲二首 其一
明代:王廷陈
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
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
秋风生桂枝
唐代:佚名
禊日春雨初宿西月微明思从中来漫成九绝 其三
明代:郭之奇
春与春相接,风光自发陈。悲时成既往,适我尽皆新。
海源寺
明代:杨慎
海眼藏双树,峰头压百寻。灵钧游未远,不见石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