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介轩 其二

明代王恭

懒慢唯应漉酒巾,鹑衣无计合时人。一瓢陋巷谁能问,四壁秋风独忘贫。

北阙青云随梦远,西山明月忆归频。卜邻幸与沧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滨。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闻子规

明代史谨

声声何苦劝人归,不管行人听转悲。十二峰前云树里,几番啼到月明时。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一皇帝举寿酒宫悬奏

宋代杨亿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
庭实旅百,上公奉觞。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
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山居杂咏 其六

清代金朝觐

从容花事去安排,不断生香与物皆。惟有孤山林处士,却于妻子见高怀。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九 土城怀古再用世贤韵

明代程敏政

废堞荒凉水色幽,昔人曾此夜传筹。西风不见龙鸾过,斜日空馀鹿豕游。

行旅似闻吹晓角,直更谁复抱寒裯。兴亡总逐浮尘散,输却青山一醉侯。

题常理斋先生爱吟草 其一

清代彦布

尽瘁臣之职,捐躯分自宜。但能全大节,宁复念孤儿。

温序衔须日,睢阳啮指时。浣花溪父老,说著尚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