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沙堤
明代:王恭
十里黄沙海上头,数株榕叶半沧洲。西风禾黍平侵户,落日云山远带楼。
雁影萧萧孤笛暮,砧声杳杳几家秋。候门稚子牵衣笑,不省微霜著敝裘。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冬夜偶成
清代:弘历
壶莲漏永瓶笙和,几馀温室饶清课。吉光常挹古人风,点笔拈题聊复作。
瞥眼筹边忆去年,剪烛批黄正无那。较来三万六千场,大都如此堂堂过。
春日游凌江
明代:陈良贵
倚棹渔郎短笛风,凌江疑在画图中。一篷春思蘼芜绿,十里烟光踯躅红。
望远共怜山色异,寻真直溯水源穷。笙箫莫遣韶华迈,一片花飞西复东。
喜雨柬张令君
明代:程敏政
稻陇尘飞早日红,不堪秋事渐成空。好风忽送千山雨,戾气全收百丈虹。
父老欢声随地起,令君诚意与天通。他年欲续循良传,野史先书第一功。
重过芦沟桥
近代:吴寿彭
平野林亭水绕堤,桥头剩数百狻猊。山川几处留渔钓,片石犹堪小字题。
立春日宪??言怀
明代:谢肃
迎得春还献岁前,风光浮动七闽天。岂无盘送青丝菜,况有琴弹白雪萹。
纪省斗鸡须守气,南华养虎在行权。大钧生意何曾断,海柳江梅各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