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木翎毛

明代王恭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游峨眉山纪行 其十

明代方孝孺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怀汝存

明代佘翔

江村腊月不胜寒,独坐高斋拥鹖冠。竹径云深人不到,柴门雪暗岁将残。

歌来白石凭谁和,泪尽明珠祗自看。回首越王台上月,几时尊酒重交欢。

自玉河放舟至玉泉山 其三

清代弘历

桂棹沿溪历近村,不逾时遂造泉源。三春岩壑丽如许,一室琴书静可论。

月夜过凌时东

明代孙一元

角巾兴自好,爱月访柴门。幽事同吾子,青山阁酒樽。

江风动高树,野水明孤村。欲问今宵意,渔歌起钓?。

上清方方壶作墨画,赠毛起宗提点

元代张昱

风火鍊仙骨,云雷铸鼎文。壶公探造化,图寄大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