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馆春夕见月
宋代: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所有诗文
赠别江头
唐代:万齐融
闻南塔易住持志喜
明代:释函可
六年前此竖幡竿,万古荒芜手辟难。一喝青天砂砾净,才挥白拂水云团。
象王行后狐踪集,良木摧时野棘攒。从此斩新条令出,山门依旧海风寒。
中秋宴集分韵得清字
明代:王恭
广寒宫殿凉如水,坐对清晖欲二更。但使玉樽频注酒,莫令银甲少弹筝。
窗含野烧明还灭,帘捲星河浅复清。尘袜不禁风露冷,恍然身世在蓬瀛。
彩鹢
宋代:许及之
意适舟轻飏,夷犹杂雁凫。不须凌弱水,乐地即蓬壶。
柳下渔舟
明代:董纪
柳阴日日系渔舟,渔妇渔翁尽白头。树已半枯人亦老,更堪落叶几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