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问古
唐代:秦韬玉
题沈周仿王蒙山水即用其韵 其一
清代:弘历
心耽北陇峰惟翠,身避东华尘是红。妙契山樵采薇意,底论格法异同中。
道中二首 其二
宋代:宋祁
舣船清颍岸,岸豁见高原。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
扣舷鱼艇集,争食渚凫喧。去去风波事,逢人未易言。
清明感怀二首 其二
明代:管讷
客里逢春百感生,况听风雨过清明。杨花总是离人恨,桃叶都非旧妾情。
小引酒杯还易醉,苦吟诗句却难成。不知谁是穷途者,哭似当时阮步兵。
海月风帆
明代:卢宽
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
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