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庐山

清代易顺鼎

名山别经岁,见面恒苦疏。重寻意已欣,况有嘉客俱。

二州连荆扬,三宿异舟车。嚣尘背江郭,夐睇凌霄隅。

灵象纷在眼,造化为之枢。层阴漏云日,倏曶光景殊。

仙人骑白龙,游戏于空虚。峰峰各生烟,不辨谁香炉。

天风入涧籁,万窍酣笙竽。灵雨木末来,萧飂满人裾。

岂敢怨沾湿,田歌欢有余。余亦自怡悦,兹游清可书。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登楼晚眺达轩子同赋

明代谢榛

客子聊乘兴,王孙共倚楼。风烟平野夕,砧杵异乡秋。

半醉还成赋,同怀岂倦游。望中有漳水,解傍邺台流。

黄陵题咏三首

宋代史正志

玉驭苍梧去不还,泪痕洒竹尚斑斑。
空传朱瑟流幽怨,谩许明珠解佩还。

答天藏大师送行之作

明代成鹫

谩从世外惜离群,百八声钟到处闻。去路晓冲沧海日,计程东指洞门云。

三家村里呈新话,品字柴头检旧文。安得支公似明月,石楼吟望便逢君。

草堂杂兴十首 其七

明代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时从野老话农桑。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送珪老位普照

宋代刘宰

结屋缘崖地苦悭,嘉名犹记寿丘山。
万家不隔高人眼,日月东西见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