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临流相唤百东坡
元代:刘因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 所有诗文
虞美人·黄帘绿幕窗垂雾
宋代:刘辰翁
过十三山口占
清代:金朝觐
北镇临青幽,山尽南山口。峭茜如列屏,岚光入虚牖。
古洞锁金牛,神物夜出走。不为五丁驱,粪金日一斗。
岂似田间来,洪縻系人手。
梁王台
明代:沈明臣
句
宋代:龚璛
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
自寿诗十二首 其八
近代:杜关
冢中枯骨当涂日,井底蛙鸣白帝秋。博浪一椎惊大索,浔阳三径乞归休。
人情到处交馀耳,党祸无端怨李牛。宦冷言轻嗟莫补,兵骄匪悍不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