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宋代梅尧臣

溪上枕剖龙卵石,蕲匠簟制蛇皮纹。
客从东方一持赠,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润,饱霜吊节无留尘。
京师贵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剧。
旱风赤日吹热来,大厦高檐任雕饰。
头颅汗匝无富贫,虽有颁冰论官职。
官高职重冰则多,日永冰消难更得。
唯公扫室施枕簟,迎凉自感东方客。
东方客应非俗昏,能使贤人心体适。
贤人何以偏伏人,天下才名方赫赫。
我吟困穷不可听,昼夜蚊蚋苍蝇声。
蝇如远鸡耳初感,蚊若隐雷空际鸣。
葛厨顶绽屋蝎堕,菅席耒阳牛炙死。
因思杨恽废时言,但愿人生行乐尔。
公今事业在朝廷,去就尤当慎终始。
待公睡足秋风来,去奉高谈挥麈尾。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挽沈夫人

宋代赵蕃

夫子家齐政,夫人实并贤。
女能坚素节,儿亦嗣青编。
往日僧房寓,曾亲寿酒边。
吁嗟难重拜,奠哭亦无缘。

法曲献仙音 其二 曹溪六祖袈裟

清代董元恺

织就木棉,裁成碧绢,光耀玉环金缕。服号离尘,布名屈朐,一钵共来西土。

想夜半传心印,把心灯遮住。宝林古。历唐宋,禁闱崇护。

袈裟阔、都作河山坐。具龙象,遍琳宫,怎犹存亚仙祠墓。

庾岭藏身,踞石根慧明辞去。只密证潜符,千载信衣留处。

自曹家沙风中抛江危甚抵铜陵县

宋代董嗣杲

朔风吹沙昏,聚落风物蕃。
剧邑此寄治,零星数军屯。
奸狡纷雁鹜,生殖丰鸡豚。
猎子事兵仗,儒家扃荜门。
时闻读书声,句读失讨论。
小舟泊洲虚,入市市不喧。
何年弓戈戕,睹此惊心魂。
百里馀几户,谁肆科调繁。
邑令率以摄,凋瘵真难言。
俊佐觅幕檄,不洗部民冤。
气象日益靡,莅政几触藩。
野老采野果,倚篱喂病孙。
逢客乃靳吝,出语妄自尊。
细故起叱咤,徒御嗤蛮村。
失笑向此适,窒忿思倒樽。
云簇天冱寒,有酒无从温。
劳生愁万端,不语将虱扪。
深虞弱缆腐,浮寄芦荻根。
铜陵只隔江,起矴帆若奔。
既涉庸自悔,死生归乾坤。

赵廷俊

宋代丘葵

风霆妙流行,日月互出没。鬼神本良能,一气自伸屈。

南方有妖魂,缁衣而血食。因讼默祈呼,桎梏脱顷刻。

逆迪曾靡分,唯事是凶谲。吏有廷俊者,谓此非正直。

宜加以鈇钺,而焚其宫室。予闻而壮之,作诗纪其实。

自从政教弛,刑祸众所怵。凭依以为奸,白日成异物。

廷俊慎旃哉,刚方乃终吉。

观音岩

明代黎国衡

奇石嵌空势,连山多崩奔。至此险亦止,截然当海门。

千尺无迂回,古色雨露痕。俯映寒流急,惊浪相吐吞。

近水乃岩之,海气通云根。欲寻杳无路,藤萝不可扪。

徘徊荡舟去,芦苇泊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