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才分色和一个不辨名,是不着一色,而写尽风流。其妙处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征战十年怨声连连的士兵看到海伦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学卖命。(呵呵,跑题了)。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里才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让他凄神寒骨。所谓的“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变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吴江枫冷逆雁翔,两月两度来金阊。抖擞寒衣气瑟缩,疏窗短日留驹光。
草堂之中多雅设,琼函玉笈纷在旁。鹊炉奇古爇龙脑,棐几拂拭铺云肪。
桓家一厨久缄闭,邺侯万签随低昂。忆昔盛年大搜索,豪取动破千金偿。
眸子炯如秋月鉴,茧丝细拆犁针铓。垂老头华手不卷,缄机谬伪恣品重。
我幸此游殊不恶,一望饱眼还撑肠。大卷引丈横帛练,小帧尺寸齐圭璋。
交州雪纑越溪纸,一一开陈闻古香。江山云雾起重叠,人物草木都煇煌。
名公大篇著跋尾,学士薤书题左方。华原营丘色泽古,从苑河阳岁月长。
颠老一山天偪侧,坡公四竹风披猖。江南一片真奇逸,西蜀万本惊擅场。
元朝四家各面目,艺园三品垂芬芳。丹丘玉潭谁辈辈,方壶雪谷何堂堂。
成宏画院还退舍,绘事独数吴中强。源流分支别南北,台阁定器追晋唐。
三百年中抉粉本,前有白石后白阳。天池泼墨翻海水,尚书摇笔凌文昌。
群公衮衮那仆数,残缣涴楮非寻常。或经补缀笺素旧,间遗姓氏审谛详。
漫说寒具惊点污,细认缝印窥收藏。仅披卷册历千百,更有苞裹满石仓。
勤搜牢记穷曛旭,天风飞雪催归装。一往决眦渐探顶,胡为缩脚嗟望洋。
江湖豪翰元有数,几见什袭千明珰。吾兄矜贵手未触,有子修饰重装潢。
天机之精天帝宝,毋使六丁下取将。稼轩兰长青湖曲,壶公鲸游白云乡。
今我一见一太息,西望垄树烟草黄。文采风流不泯没,子孙永保三千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