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一
明代:王绂
东风无处不阳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独含憔悴色,多应不乐近嚣尘。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二
宋代:周谌
风烟初别武王台,更向金河握节回。日月违颜天缥缈,尘沙吹面玉摧颓。
试看紫府骖鸾去,又见长安驷马催。欲作东州遗爱录,自惭词笔乏邹枚。
寄橘与吴景朔
宋代:林希逸
碧云愁望夕阳西,好景无因与啜醨。霜雨满林黄欲尽,愧君书后不多题。
登鸡鸣塔次白岩二首 其一
明代:吴俨
浮屠高倚石头城,不信慈恩独擅名。万里空濛看雁过,一声咿喔听鸡鸣。
长江细浪添春雨,半壁斜阳弄晚晴。搔首问天知不远,碧云深处有人声。
寄费二参军此度嘉州
清代:邱履程
刀鋋初出骨空存,又曳轻裾上将门。才略自能追越石,旌旗谁复似桓温。
芙蓉丽发新文藻,薜荔衣香旧梦魂。志士何妨聊袖手,空山归卧听啼猿。
诗一首
宋代:杭州老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