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此问正甫

明代李攀龙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代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

宋代释行海

满身铁甲据金鞍,百战功成始拜官。
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
并吞北虏心长勇,未捷中原泪不乾。
建立太平终有日,扁舟已爱五湖宽。

宿夹谷彦实庵

金朝李俊民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陈汤卿致绍梅

宋代方岳

林下风流自一家,纵施朱亦不奢华。
冷香犹带灞桥雪,不比春风桃杏花。

秋夜听雨旅思无聊戏作喜雨愁霖两章觉悲喜由人非关雨也因之有悟 其二

明代邓云霄

萧条梧叶雨中疏,有客悲秋感慨馀。流水百年看逝者,寒灯五夜叹归欤。

飘摇雁帛沉乡信,警急狼烟报羽书。自笑无能同烛武,欲将勋业问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