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清河舟中眺望
明代:王绂
风帆晓入清河口,野岸晴飞白鸟群。水入淮流千里合,路通齐地一支分。
驰心辇下常看日,回首江东已隔云。试问县楼应不远,夜来更鼓月中闻。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庭下
宋代:沈辽
庭下乱生春草花,夭红不称野人家。漫开漫落无人折,留得孤根数寸槎。
每以 其一
当代:卢青山
每以神疲借几逃,吾庐伏茧在山凹。贮筒竹老无新替,蛛网尘昏是旧缫。
稿纸封成三百简,东风盛了一千陶。闭门岂为造车计?所幸无人索解嘲。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其六
宋代:苏辙
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大善寺赠惠上人
明代:孙一元
访客溪边寺,惠休解爱才。高吟时野兴,小坐引春杯。
翠壁云光薄,青林雨气开。会当忘物我,相对碧山隈。
谩兴七首 其六
元代:唐桂芳
老子行年五十馀,面纹百摺发萧疏。黄金散尽无遗物,犹有胸中半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