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明代:王绂
魏紫姚黄取次栽,清和将近始花开。群芳任意参前去,国色多情殿后来。
帘外日高施帐幄,酒边风暖醉亭台。东君赋予何多也,无限繁华独占魁。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三九 范宣
宋代:林同
手直微伤耳,如何忽改容。不能全所受,此痛政无穷。
夏中病痁作
唐代:温庭筠
送陈衡中之越
宋代:宋无
署中对月忆家慈
明代:潘光统
山月扬清光,照我芙蓉裳。娟娟如故国,游子滞他乡。
他乡见月心独苦,正是家人望游子。衡岳峰头断雁群,扶胥浦口沉双鲤。
庭前老母白发稀,日日倚门望子归。燕京九月严霜候,应念羁人未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