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自述

宋代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咏怀 生活 感慨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这里一个“尽”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式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南溪老树行

明代李攀龙

老树横溪十亩阴,下有跳浪三百顷。酒罢扪萝坐其上,白眼青天何不逞。

牛斗之间见浮槎,苍茫宇宙成漂梗。念我平生湖海客,衣裳泠泠风驭冷。

文章八代俱望洋,心事几人同哀郢。醉里谁堪此陆沉,侠来气与千涛猛。

洛浦明珠旧寂寥,渥洼神骏空驰骋。翻然大叫观者摧,那知世路沧洲永。

投足还探河伯宫,俯身欲拾中流影。骊龙蜿蜒垂雾雨,虹霓缭綟含光景。

须臾力疲神亦眩,乾坤低昂发深省。最奇披发泅吕梁,愿言洗耳临箕颍。

初看长驾出鼋鼍,岂云吾道终蛙黾。王郎驱石到渤澥,徐子招招回舴艋。

此时共济失狂澜,却悲胥溺情难整。泥涂岂可困豪俊,男儿相逢誇项领。

遂忆鸣鞭昨夜归,湘娥汉女犹延颈。群灵至今未敢散,寒江飒飒开尘境。

吴耕方招饮观菊

清代孙光祀

秋光澄几牖,入夜有余清。丛菊绚屋壁,环向各为情。

华镫更交辉,群蕊滋晶莹。徵歌引羽商,箫管问瑶笙。

曲缓落轻尘,缥缈度新声。气静欲息机,那复世味撄。

嗟彼利禄客,役役多所营。何如付澹忘,杯酒慰平生。

微醺醒归路,天半斗参横。

又过妙智寺后因赋

宋代董嗣杲

我貌甚癯棘,极爱山林住。
才说庐山去,不惮葺芒屦。
郁怀得少解,动脚即健步。
谁言多岌业,堂堂大驿路。
万景山渺莽,旷游惬心慕。
荒坊偶小憩,周览入薄暮。
西隅壁灰净,半堵若缣素。
方此欲题名,已触野僧怒。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八

明代黄廷用

夕照鹤癯花共瘦,欹斜妖娆不胜寒。洛阳共道花如绣,亦在春深此后看。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明代杨瑞云

罗浮东望郁苍苍,西带湘漓天共长。石似琼瑶水似玉,几回休沐到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