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雨夜 孤独 相思
赏析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凄婉之情溢于词表。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山中听风

宋代林一龙

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日复连舟上金山信?焦山僧院作五言诗纪之

清代姚鼐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生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

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两君盖,神祐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

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

但见天垂盖駮嶂,立阳霞受日腾光。怪阴壑霭如云,蒙龙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四睡赞

宋代释绍昙

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彼此不关防,何妨打觉睡。

清溪张归云不嗜酒肉工诗安贫所作少年行因次其韵

元代周权

五陵年少风流客,花间开宴春壶碧。豹胎熊掌罗玳筵,犀箸逡巡万钱值。

绮罗吹香围肉屏,枨枨银甲喧瑶筝。高烧红蜡作长夜,白日过眼如流星。

可怜气岸如山阜,雨散云飘不能久。繁华富贵惣如梦,昨日朱颜今白首。

争如芝田野老衣悬鹑,饥撷芝术餐。芳年新诗日富不厌贫,谓有尧舜为吾君。

少无逸乐老无戚,尺泽自可潜幽鳞。谁知清溪有鹤不可驯,白云浩荡青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