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台

宋代李思衍

危亭新构客持觞,雨挹兰干面面凉。
烟外好山供水墨,风前老树奏笙簧。
接天净绿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黄。
騕褭丝鞭归兴逸,水晶宫殿桂花香。

李思衍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外见赠原韵 其四

清代方荫华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次韵翁监再来馆中

宋代韩驹

归老江湖久自盟,睡馀且复对空枰。重来内阁人初健,惯蹋天街马不惊。

已喜刘歆分七略,尚传韩愈诲诸生。太平润色须公等,应许吾兼吏隐名。

次韵亭上人长沙雪中怀古二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楚国楼台凌九霄,软风行复弄柔条。当年弦管今何处,飞雪满空如舞腰。

诸生为吕思礼语

隋代佚名

讲书论易。其锋难敌。

次韵答王太史见忆

明代陶益

昔侍禁林静,曾趋晓漏寒。木天严视草,兰省慎传餐。

兴剧先吟杜,情欣已识韩。江湖今落魄,繫雁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