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庵

明代杨慎

松箐一何深,细路萦百折。行人歇松阴,羸马餐松叶。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谒泰陵 其一

明代严嵩

先朝趋禁陛,今日上陵台。讵识龙骖远,犹疑宝扇回。

雨垂苍柏泪,风动碧山哀。千岁岐周下,空传凤鸟来。

江头曲

宋代苏泂

青山何似越山青,年少经行得老生。
欲结茅庵江上住,却嫌山水太分明。

题饯送亭

宋代刘攽

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离肠苒苒随征旆,愁绝江南日暮春。

有客

宋代苏舜钦

有客论时事,相看各惨然。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萧瑟心空远,徘徊志自怜。何人同国耻,馀愤落樽前。

春尽日病中自遣

清代陈瑚

昏昏如醉复如疑,药裹书签强自支。但有暮愁微雨后,更无春梦落花时。

学仙争得长源骨,驱鬼空吟子美诗。九十风光容易别,祇添双鬓白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