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高孩之宪使四十 其三
明代:董其昌
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所有诗文
泰安即事呈同事诸君 其二
明代:王世贞
琼台双文篚,上有五色芝。纤月承卿云,炜煜霞文披。
藉以流黄绮,贡之白玉墀。违性虚见珍,虽贵非所希。
不如南山柏,千载长如斯。
见日庵
明代:释古诠
上界鸿濛异,三更日渐升。星河犹在树,川岳已如蒸。
藉草眠当露,烧枯凛若冰。天鸡初发候,揽袂欲晨兴。
咏藜
明代:李东阳
藜新尚可蒸,藜老亦堪煮。明年幸强健,拄杖看秋雨。
早春过冶山园亭追悼周羽士
清代:吴敬梓
晴光冉冉过楼台,仄径扪萝破藓苔。仙客已归蓬岛去,名园仍向冶城开。
独怜残雪埋芳草,又见春风绽野梅。十载知交存此地,袛今寥落不胜哀。
秋日登楼 其一
宋代:李新
浓扫清阴一壑秋,眼光新困仲宣楼。等閒欲作东山醉,却为苍生不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