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兄之西湖二绝

宋代释宝昙

终日看山唤不回,却如山骨瘦归来。
白头未老青鞋底,无限江南翠作堆。
猜您喜欢

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

宋代方回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
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
只身家世无眷属,亦不寻访囝郎罢。
一欲追还李太白,二欲中兴杜子美。
三欲扶起黄鲁直,四欲再作陈无己。
若岛若可若贯休,直下视之眇糠秕。
名僧诗话六十卷,我葺偈颂如野史。
西天七祖南六祖,略如志传与表纪。
寻复悔之泯其稿,间存一二笑狂斐。
幼读紫阳先生书,岂可舍之从释氏。
烂却沙头月一船,不妨文公漫随喜。
可与言诗宜与言,不可与言姑止止。

怀蒋修隅同年

清代袁文揆

贫交意气自联翩,落拓金台共几年。大令笔谁讥饿隶,小坡诗已著斜川。

饮余白堕颜空壮,著敝青袍岁又迁。记得临歧勤赠策,祇今朔雁到何天。

看梅过玄墓山中二首(以下梅花什)

明代王稚登

桥外花开日,分明雪作图。
不将他树杂,未有一家无。
多处半青嶂,香时过太湖。
浊醪元易得,市远亦须沽。

杂诗十首 其八

魏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

如梦令 秋夜

清代杨蕙

纤月一钩凉宇,夜色凄清如许。纨扇乍捐时,触著别离情绪。

无语,无语。坐看隔河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