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南北朝沈约

西都富轩冕。
南宫溢才彦。
高阙连朱雉。
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涪济。
长岑绕崤汧。
曲梁济危渚。
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彻。
曾山郁葱蒨。
阳泉濯春藻。
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
东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怀。
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
复齿南皮宴。
一窥长安城。
羞言杜陵掾。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唐代白居易

仙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
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
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颠。
孰能脱羁鞅,尽遭名利牵。貌随岁律换,神逐光阴迁。
惟余负忧谴,憔悴湓江壖。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
羁旅坐多感,裴回私自怜。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
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
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形骸既无束,得丧亦都捐。
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鷃悬。丹华既相付,促景定当延。
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
语罢倏然别,孤鹤升遥天。赋诗叙明德,永续步虚篇。

贺人生女

宋代王大烈

祥光子夜都明彻,婷婷仙子来仙阙。
精神玉雪比不如,犹带蓬莱秋夜月。
郎罢今晨莫世情,那知便不显门庭。
我来只诵香山句,不重生男重生女。

题沈懒存磨剑图

清代何椿龄

学书不成去学剑,须眉如戟目如电。十年霜刃不曾磨,出匣秋光惊匹练。

石凿凿,波滟滟,剑光水光融一片。摄衣跣足向中流,水底应使蛟龙愁。

纷纷世上恩仇多,欲磨未磨先摩搓。荆轲不作聂政死,剑兮不利当奈何,提剑起,行且止。

游大梁,入燕市。昔日朱门今荆杞,负恩不报人尽死。

杀人如麻顷刻耳,归来一剑仰天高,泰山一掷真鸿毛。

安得挽落银河磨此剑,剑锋不折无牢骚。锋摧剑折亦不惜,但愿人间灭尽恩仇迹。

寒食

元代李延兴

岁岁京华度禁烟,房陵兄弟虎狼前。莫伤佳节愁边过,且放深杯花下传。

短技自惭前席召,多贫犹得故人怜。王师早晚清畿甸,稳种城南数亩田。

游天竺赠同年

宋代王十朋

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

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