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清代陈宝琛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

唐代窦庠

翠辇西归七十春,玉堂珠缀俨埃尘。
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
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
薄暮毁垣春雨里,残花犹发万年枝。

全冲斋为孙医士赋

明代王洪

吾闻秦越人,昔遇长桑君。饮此上池水,刀圭遂通神。

寂寞千载后,君复扬清芬。宝鼎飞神丹,泥丸养天真。

香生橘井泉,花开杏林春。韩康守药价,宋清焚券文。

愿从乞灵诀,永以和天钧。

七夕感怀用尤悔庵原韵

清代陈维崧

鹊又填桥矣。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有和病、云鬟雪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于此。
弹不尽,半襟雨。
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咐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咏雁两首 其二

近代王益初

越邑跨都乡梦远,关山迢递解离愁。烟波江上家何在,明月潇潇芦荻洲。

史记三十六首 其三十二 李广

明代郑学醇

射猎归来夜已迟,霸陵亭尉醉呵时。将军莫恨封侯事,何限人间是数奇。